安顿好学生,李乐作陪,跟着林伟明和刘向去了独墅湖边,农家乐一样的小馆子。

矮桌低凳,四菜一汤,几瓶冰啤,湖边凉风擦身而过,一天的暑热全消。

林刘两人碰杯,李乐低头吃鱼,支起耳朵。

“南橘北枳。”刘向一口一杯,放下杯子,说道,“不方之政,不可以为国;曲静之言,不可以为道。节时与政,与时往矣。”

“有些东西,你们还是死脑筋,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老祖宗说的话,你们怎么就搞不懂呢?”

林伟明端着杯子,看了半天,才说道,“有些人,生在英,长在美,只是生了祖宗给的一张皮而已,华语不会说,汉字不会写,满脑子的零和博弈。你说的这些,他们理解不了。也不想理解。”

刘向呵呵道,“本来挺好的一件事儿,我们凑地凑人凑钱,想着裕廊来了,有经验有资源,想着淡马锡,想着政投过来,与你们是海外基地,与我们是经济高地,产业聚集区。到最后,才来了几个项目?”

“你可以数数,96年,三年时间,从第一家三松开始,到最近的台塑,一共两百七十多个项目,里面有几家是坡县,或者经过坡县的主导引进过来的?一只手有点不凭良心,两只手数的过来吧。”

“那也不能否定我们的作用。”林伟明争辩道。

“谁也没否定,只是你们的流程、制度、政策,不能全部一字不改的拿过来。国情,国情啊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