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第三十三章(第1/8页)
章节报错
说到这赈粥之举,康雍间时常有之。
苏余记得之前学历史的时候就学过,康熙九年,江苏嘉定县连遭灾荒,“夏时霪雨杀禾,秋来飓见拔木”,导致翌年闹起春荒,县府设厂施粥。
清代人办粥厂,有的纯粹官办,有的官绅合办,也有的由缙绅独办。
像苏鹤扬这种情况,就是缙绅独办。相对自由一些,标准和要求也没那么严格,不受到官府约束。
既然来了,苏余还是有认真地去观察了一下。毕竟是皇城脚下,也没什么人敢在老虎面前打瞌睡,这粥也都是厚实的,一勺下去,可以看见白花花的米粒。热腾腾的,还冒着香气。
乾隆皇帝曾经为了管束底下的污吏,曾经放出“筷子浮起,人头落地”这样的话,就是担心朝廷款银拨下去遭到层层剥削,最终老百姓只能喝米汤。
皇城脚下的难民尚且还有厚粥喝,那些偏远地区的可就不一定了。
从这里苏余也得出了一个道理,人不管在什么境地都不能认命,多往前一步就多了一分活的机会。
苏鹤扬的粥厂办得有声有色,甚至还请了大夫给难民就诊,这工作做得可谓是十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