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墙角的瓮里面捡了二十个大土豆出来削了皮,又小心翼翼的剜掉了芽眼,这些土豆皮之类的也不丢,等收集起来送到驴棚那边喂驴。

等归置了土豆皮,这才在小盆里面放了点儿水沾着洗了洗土豆。然后用菜刀瞅准地方,控制好力度稍稍切一点儿进去,刀柄用力一掰,就听的咔嚓一声,剜下来一块儿不规则,且满是毛茬儿的土豆块儿下来。顺手就丢在了一旁。

相比用刀切的齐楞板正的土豆块儿,带有毛茬的煮出来会更加入味儿、挂着汁水,而且口感比起前者的光洁,更带着一种沙沙的口感。是厨房中的一个小技巧。

一个拳头大的土豆儿在林里笨拙的操持下,剜了五六块儿就被耗尽。虽然有点儿小,但煮起来也方便,吃的时候还容易控制量。

脑海里算计着两家人的数量,能吃饭的也有9个人,而且除了丈母娘岁数大些,其他不是壮劳力、奶孩子怀孩子的,就是能吃死老子的半大小子。二十多个土豆儿,应该也差不多了。

等逐一剜好了土豆,林里将刚才洗土豆儿的盆里的泥水倒掉。涮了涮后重新添满了清水。将土豆块儿放进去细细的洗了一遍。

到最后,洗过土豆块儿的水也没舍得倒掉,而是放到一边儿静置。打算等洗下来的淀粉沉淀之后收集起来和成面,挖点儿海贝吃。

所谓的海贝,就是用土豆淀粉和成的面擀成豆角粗细的长条,揪一个蚕豆大小的小剂子,用食指中指托好,大拇指一下一下将之掐薄摊平,顺便留下一节一节的痕迹。随后放到锅里面煮熟就是了。和大海没一点儿关系。算是内陆人民对海洋的想象和向往吧!

准备好了土豆儿,林里伸着手无所事事。想了一会儿后才一拍脑门儿,竟然忘记泡粉条了。白菜好像也没有准备。

急忙又拿了一块儿干粉条丢到一个盆里加了些凉水,这才开始切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