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我等勋贵,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力。"

"各地文贵武贱早已是司空见惯,还望陛下给我等勋贵一个报效大明的机会,也好过庸碌一生。"

张维贤一番激昂慷慨的陈词令得暖阁中肃立的小太监们都不由得瞧瞧抬起头,打量着这位大明勋贵之首。

这位老国公,倒是好大的志气。

案牍之后的朱由校似乎也没料到张维贤的态度如此之坚决,不由得微皱着眉头问道:"老国公可是认真的?"

"倘若勋贵子弟也要报效大明,唯有像世孙张世泽那般,于军中摸爬滚打。"

"如此一来,勋贵子弟,将门世家与寻常百姓家中的儿郎皆需要一视同仁,于沙场中重拾祖辈的辉煌。"

"老国公可是做好准备了?"

对于在原本历史上,真正做到与国同休的英国公府,朱由校自然是欣赏,敬重的很,也不介意扶持英国公府。

但真正让朱由校对张维贤另眼相看的,还是因为其早早的便下定决心,将养尊处优多年的世孙张世泽送往了辽东,开创了自明初之后,勋贵子弟参军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