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听到夏元吉的话后,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再继续争论下去。他心里自然也很清楚,现在国库的真实情况。但若是要让商人地位提升,那他并不赞同,也明白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朱元璋这时开口问道:“那你既然觉得不能抬高商人地位,你可有别的办法增加国库盈余?你要知道,这次南征安南的军饷有一半是人家岷王到了当地自己想办法搞来的,更别提还有北方与鞑靼、瓦剌这些部落大大小小的仗。”

朱允炆听了朱元璋的话,沉思片刻,然后缓缓说道:“皇爷爷,孙儿还是觉得应当以农税为主。自从我们大明开国以来,风调雨顺,虽然其中有些地方会遭遇自然灾害,但总体来说国家强盛,百姓富足。而且我们大明朝一直以来赋税都比较低,孙儿认为可以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提高一些农税。即使遇到灾害,也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酌情减免。这样既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又能减轻农民负担。”

朱元璋微微点头,这个建议是一个传统君王的传统处理办法,说有问题吧,完全没有问题,可是这无疑是把难题抛到了老百姓的头上,这让从小就是吃苦过来的草根皇帝朱元璋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他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让朱允炆和夏元吉先退下,他需要仔细思考一下到底该用哪种办法。

朱允炆和夏元吉缓缓地走出殿外,他们并肩而行,默默地走着。朱允炆率先打破了沉默,轻声说道:“夏尚书,这份商税政策写得真是精妙啊!”

夏元吉心头一紧,不知道太孙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他有些紧张地笑了笑,回应道:“哪里哪里,太孙过奖了,这都是户部众多官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实际上,夏元吉在殿内就已经察觉到朱允炆对商税政策的抵触情绪。而且,他清楚地知道这套政策是朱元璋特意为朱允炆登基后量身定制的。如果这样,那么这套商税政策在未来几乎不可能得到推行。因此,夏元吉决定再次尝试说服朱允炆。

“太孙应该了解我们国家的财政状况吧,虽然百姓的农税并不高,但如果再增加,可能会对您日后在民间的声望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如果能够利用现有的商税来弥补,岂不是两全其美,天下人都会称赞您。”夏元吉小心翼翼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