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了溜了,这个话题不便参与。

公元前72年5月,即位方两年的刘询特意下诏,全面颂扬他的曾祖父—汉武帝刘彻,强调刘彻的躬行仁义、威武迅猛、北征匈奴,使单于远逃。

南定氐羌,挥兵昆明、平灭百越,东平定菱、朝鲜,开疆拓土、设立郡县,四夷宾服。

并要求公卿、博士议论刘彻的尊号、庙号,群臣大多赞成,唯有少府夏侯胜发表了惊人的反对意见,说: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无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这倒不是夏侯胜不爽刘彻,而是他看明白了刘询的两大意图,确立正统、出兵匈奴。

确立正统,夏侯胜不反对,但出兵匈奴,夏侯胜不同意,刘彻的穷兵黩武,他们这些老臣一直看在眼里,只是摄于刘彻的威严,不敢多说,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在意。

他们绝不愿意大汉再出一个武帝,概因国家实在禁不起折腾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刘询既然敢公然下诏,便是早已做足了准备,且除去确立正统和出兵匈奴的意图外,还有立威的意思。

果然,夏侯胜的反对意见刚提出来,丞相蔡义和御史大夫田广明便立刻站出来,带头声讨夏侯胜,说他非议诏书,毁谤先帝,给他定性为:大逆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