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着将她拉了起来,揽在身边坐好,想了想,柔声问道:“赵王最近怎么样,读书还算认真么?算起来,朕也有些日子没见到他了。”

赵王是他们两人的儿子,今年十三岁(周岁十二)。十年前,奉李世民的旨意,过继给了隐太子李建成。因此不能住在皇宫,而是早早地就搬到了李世民单独赐予的宅邸居住。父子俩人,从此也变成了叔侄,再想见面,手续就颇为繁杂。

杨妃心中,除了自家丈夫之外,最在乎的就是这个儿子。难得听李世民询问,连忙柔声回应,“福儿读书很认真,已经能写六千多个常用字了。最近跟着老师读论语。初一那天,臣妾本想喊他进宫拜见陛下,然而,却被族中长辈说与礼不合。所以,才拖到了今天还没能给陛下拜年。”

“与礼不合?谁这么多事?”李世民立刻皱起了眉头,没好气地询问。话音落下,忽然又记起了按照现在的族谱,李福只能算他的侄儿。年初一,需要守着兄长李建成那一脉的香火,而不是前来拜见他这个“叔父”,顿时,心里就涌起了几分尴尬与苦涩。

将自己的亲生儿子过继给李建成,是他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而做出的无奈之举。如此,才能告诫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们,要兄友弟恭,不能动辄刀兵相向。

只是,此举有利大唐江山社稷,却有些对不住李福本人和杨妃,让前者明知道自己的父母近在咫尺,却不能随时入宫承欢膝下。让后者明知道自己的儿子年纪尚幼,需要母亲的指导和关爱,却轻易不能前去探望。

“是四叔公派人传的话。陛下别生气,他也是出于一番好心。”杨妃的回应,恰恰传来,让李世民愈发感觉负疚。

作为皇帝,他既然觉得内疚,就想给予补偿,心思稍稍转了转,很快便找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赵王已经十三岁了,不光要读书,还需要做点儿具体事情。刚好,朕这皇宫,需要加强守卫。就封他为右卫大将军,驻扎玄武门内,负责内宫安全。”

“右卫大将军,他才……”杨妃反应速度慢,本能地就想提醒李世民,儿子年龄太小,当不得如此重任。然而,腰肢上,忽然传来的力道,又让她把后半句话憋回了肚子里。

轻轻挣脱了李世民的搂抱,她起身来到李世民对面,红着眼睛,敛衽下拜,“臣妾替福儿,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