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徽站在墙角低着头,心中对谢安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钦佩。他已经完全领会到了谢安说的这些话的意图。

谢安是冷静而睿智的。或许有人会将谢安说的这些话当成是怯懦胆小,没有担当。但李徽却已经领悟了谢安的用意。知道那绝不是懦弱,而是智慧。

谢安此举,正是一种最为明智的做法。正是顾全大局,最大化的保全大晋的思想的体现。这确实是一种妥协,但却是在底线之上的妥协。为了不将矛盾彻底激化,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李徽其实之前便领悟到了这一点,否则他也不会贸然开口说出那句话。那便是因为李徽突然想通了为什么谢安会在之前在众官员面前说出那番为桓温辩护的话来。

谢安不久前对院子里聚集的官员说,桓温只带了几千人来京城,而且是朝廷下旨请他来的,要众人不必听信谣言,胡乱猜忌。当时李徽是不理解的,还以为是安抚众人说的谎话。但现在他已经明白了,那正是谢安为了不刺激桓温,不将矛盾严重激化的一种手段。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x33

倘若谢安对那些官员说出了真相,那些官员便会个个认为桓温是来造反的。而当所有人都将桓温视为造反的逆贼的时候,桓温也没有了后路。声望完全崩坏之时,桓温定会无所顾忌的行事。那将再也没有妥协的余地了。

这便是大智慧,大智谋。谢安为了不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其实已经明白了唯有妥协才是最好的路。这一点,桓温也必是知晓的。他的兵马后撤三里,便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李徽自从来到京城,见到谢安之后,心中其实是微微有些失望的。总觉得自己见到的谢安和自己认知中的谢安有极大的不同,不符合自己固有的影响。那个算无遗策,镇定如山,智慧超群,力挽狂澜的谢安根本不是自己看到的这个谢安的样子。

但现在,李徽对谢安终于生出了高山仰止之感。在这种情形之下,能够迅速的判断形势,做出最为明智的决策。在面临天崩地裂的毁灭时刻,依旧能保持如此的冷静。这才是真正的实力和智慧,这才是真正的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