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王对自己这个儿子期望甚高,他为世子延请了数位名家大儒,以希望能够名师出高徒。

乔衡不是真正的少年人了,他比真正的年轻人更耐得下性子,也比真正的年轻人更懂得察言观色,在理解力与表达能力上同样如此,他如果做不到远超同龄人,那才是一件稀奇事。

对于乔衡来说,来听个课很大程度上也不过是来走个不用费什么精力的过场罢了,如果不是他坚信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许早就找个借口辞退这些先生了。

虽然乔衡心中对这些先生夫子的感官平平,不过接受了王爷的邀请,过来教导他的名家大儒们对他的印象却是相当好。

为人师表的谁不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尊师重道,又聪慧伶俐,能够举一反三,可以理解自己的想法,认同自己观点的学生?

不过这种学生一向是可遇不可求的,如今却能得到这样一个学生,没人会心甘情愿的再把人推出去。

乔衡把自己写的文章,交给了专门教授自己策论的老夫子。

老夫子曾高中过探花,后来受座师牵连,被贬官回家。自此醉心于学问,不再过问朝政之事。也不知道南王为了请他过来当夫子付出了什么代价,不过以他最初见乔衡时那不冷不热的态度,约莫是南王使了什么见不得人来的手段。

老夫子接过文章,从头到尾细细地看了一遍。

“可惜了。”老夫子看完后感慨道。